從宏觀方面來看,2013年國內鋼價大幅下跌,中國鋼產品價格將會大幅下跌,因為一直存在產能過剩問題,而且主要原料鐵礦價格也走低。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正抑制該國對鋼材與鐵礦石的需求,從而拖累兩種商品的價格跌至數月低點,并且令全球鐵礦石生產商的擴張計劃面臨風險。預期未來幾個月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,因為產能過多且行業整合速度太慢;與此同時鐵礦石供應過剩問題也有所加重,預示其價格將繼續走低。
其次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中國GDP增速預期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29日上午十時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與中國進行的2013年度第四條政策磋商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,中國經濟依然可以保持7.75%的年增率。
2013年,煤焦鋼期貨再度聯手下跌,而股市穩定,鋼材期貨和股市走勢分化加重。原因還是鋼材產業鏈本身基本面供需矛盾激化所致。
現貨價格進入消費淡季后連續下跌,商家競相降價出貨,但是還沒有激起下游的購買欲望。上游原材料也是加速下跌,鋼材市場再現了上下游輪番下跌的惡性循環。
消費淡季需求將逐漸萎縮,而粗鋼產量維持高位,供需矛盾將進一步惡化,宏觀經濟也無利好,螺紋鋼后期走勢堪憂。